移动厕所存在于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建筑和民居,多多少少都遭到了破坏,规划着眼于对现存的古建筑进行摸底清查,确定保护范围,确保古村落原来的空间布局和古朴原貌,这是文化承袭的前提。
对部分古建筑,尽可能利用原物,以“修旧如旧”的原则进行修缮,力图保留建筑和民居文化的原真性,恢复其历史场景。如对杨湾古村入口的修复和对村内元代轩辕宫、明代怀荫堂等遗产的修复和改造,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重点建设特色村落的历史博物馆。为让人们领会历史的厚度,让历史文化得以承袭,融文化于现代博物馆的建设,让建筑和民居文化更好的发展和繁衍。
在传统的民族文化里,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姓氏宗族文化。宗祠,是供奉祖先神主、祭祀祖先,举办宗族事务、修编宗谱、议决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,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,是国人崇宗敬祖的寄托所在。东村的徐氏宗祠,建于清乾隆十三年,距今二百余年,为徐氏一族的祠堂。
移动厕所,似乎不登大雅之堂,厕所革命,好像小题大做。然而,由此切入,举一反三,借鉴国外先进经验,全面排查、扎实推进旅游设施硬件建设,提升文明服务质量,接地气,补短板,不正是真真切切提升供给侧产品品质的目标吗?
供给侧改革,就要提升产品水准,既需要建设高大上、时尚前卫的项目;更需要从基础抓起,查漏洞、补短板,真正夯实基础,尤其是被常人熟视无睹、司空见惯并且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或项目。后者是前者的基础,理应更加重视,优先发力。
把这些看似普通、琐碎、貌不惊人的产品设计好、配置好、管理好,不仅给使用人真实、舒适、放心体验,其实也最能体现国民素质、管理水平和民族文化,最能扩大认同,产生积极口碑。
发扬移动厕所文化,发扬宗祠文化,就是发扬崇宗敬祖的文化,就是恪守孝道。规划中,修缮徐氏宗祠,重修大厅,并将重建大殿,享堂等,重现其门屋、轿厅、大殿、后楼四进院落的空间格局,并着重修缮其前厅顶部精美的木雕和轩梁和前轩檩上色彩艳丽、图案简洁的苏式彩画。
文化是一个地区深厚历史积淀的反映,是地区存在和发展的依托和源泉,吴中区古村落旅游规划和开发着眼于此,融古村落文化于美丽乡村建设中,顺应时势,合乎发展规律,在以后古村落的规划和建设中应加以提倡和借鉴。